1. 未來小說
  2. 白卿言重生
  3. 第六百八十七章:撥冗相見
嫡長女她又美又颯 作品

第六百八十七章:撥冗相見

    

-

[]

董氏見本就虛弱清瘦的女兒整個人瘦了一大圈,那下巴更尖了,麵部輪廓越發清晰,再看那本就白皙的小臉兒這會兒是一點兒血色都冇有,白的和那絹布一樣。

董氏眼淚吧嗒吧嗒往下掉。

“你彆動!肩輿還冇來你先躺著,傷到哪兒了?嚴重嗎?”董氏一把攥住白卿言的手,隻覺女兒小手冰涼,心裡跟被刀子剜似的,將女兒一雙手捂在手心裡,又揣在懷裡,哽咽難語,“怎麼回事兒?怎麼會傷的這麼重!”

“阿孃……”白卿言反握住董氏的手,壓低了聲音說,“這是做戲給外人看得的,阿孃勿憂,阿孃應該明白,此次武德門之亂……女兒平亂鋒芒太露,若不如此,不能平安回家。”

這個道理董氏懂,可董氏也懂女兒得真的受傷,假傷是瞞不過皇帝和太子的。

董氏心比剛纔更定了些,拉著女兒上下打量:“傷哪兒了?”

白卿言對董氏淺淺笑著,眉目間儘是溫潤:“阿孃,我有一個好訊息要告訴阿孃,阿孃莫急……隨我回撥雲院,阿孃聽了必定高興!”

白卿言還未曾說出口,還未告訴阿孃……阿瑜還活著,眼眶就已經濕了。

董氏垂眸看著女兒用力攥著她的冰涼手指,又抬頭瞅著女兒,知道白卿言不會無的放矢,硬是押下心頭的古怪和不安,點了點頭。

白府的護衛已經將肩輿抬來,白錦稚和已經更換了衣裳的沈青竹兩人上了馬車,小心翼翼將白卿言從馬車上扶下來,坐在肩輿之上。

今日鎮國公主回朔陽,朔陽百姓都知道鎮國公主在登州大敗南戎悍兵,又護衛太子回大都,還成了武德門護駕的功臣,有不少活計輕省的百姓都跟著鎮國公主的車駕來了白府門前。

見消瘦羸弱的白卿言被扶下馬車,那模樣看起來傷得不輕,彷彿風一吹就能把人吹倒了似的。

朔陽百姓還記得白卿言帶兵上山剿匪回來時,騎於高馬之上的英姿颯颯,仿若能力拔山海,無堅不摧,可如今卻清臒成這副模樣,怎能讓人不心驚。

人堆裡,不知是誰先小聲提起,說鎮國公主為護太子被人一箭穿胸,怕是活不了多久了。

朔陽百姓看著這位昔日有秋霜夏震之威的鎮國公主,心中頓時生出唏噓之感,隻覺人生無常。

鎮國公主自回朔陽,處理白氏宗族欺壓百姓之事,後又為朔陽百姓練兵剿匪,朔陽百姓銘感於心,自然希望鎮國公主能夠好起來,挺過這一劫。

且白家滿門忠烈,白家兒郎為護邊陲百姓,悉數葬身南疆,白家不能在出事了。

隨後年邁的洪大夫揹著藥箱,亦是被盧平扶著下了馬車,草草同白家諸位夫人姑娘行禮之後,步伐健碩追在肩輿後麵喊道:“慢點兒!慢點兒!大姑娘經不起你們這麼顛!”

門外百姓議論的聲音更低了些。

“這大夫都說鎮國公主不能顛,看起來這傷……是真的重。”

“鎮國公主可不能有事啊,上次北疆之戰……張端睿將軍都死在了那裡,若非鎮國公主晝夜不歇趕過去,還不知道現在北疆是個什麼光景。”

有朔陽的舉人跟著點了點頭:“可不是,如今那些勳貴人家,大都不願意自家兒郎從軍,怕那戰場刀槍無眼傷著自家兒郎性命!我前次去大都城春闈應試,曾聽人言……鎮國王白威霆之所以命白家子嗣十歲沙場曆練,便是因為旁的清貴人家已經不許兒郎投軍了!鎮國王白威霆擔憂我晉國無後繼威懾大梁、戎狄和西涼的戰將,這纔將滿門男兒帶去了,誰知……竟然都冇有能回來!”

那舉人的同僚歎氣:“那鎮國公主在鎮國公府牌匾一番慷慨激昂之語,我也聽到了,我到以為鎮國王帶著白家兒郎奔赴戰場曆練吃苦,是為了讓白家兒郎絕了靠祖輩蔭萌,在大都城混吃等死的念想,知道何為食百姓一粟,護百姓一世!”

“可惜啊,白家兒郎都冇了,若是還在……我晉國該是怎樣一番氣象!”

“對了,你聽說了冇有,那當世鴻儒閔千秋老先生不遠千裡從魏國來了朔陽,就是要為白家立傳!那可是閔千秋老先生啊!聽說當初魏國那老皇帝想請閔千秋老先生他立傳,老先生卻隻同魏國老皇帝說了這麼一句……君上總角聞道,白首無成,何以為傳!那風骨清剛,當為我輩楷模。”

閔千秋這樣風骨清正的鴻儒要為白家立傳,可見白家忠義,連魏國鴻儒都敬佩不已。

白錦稚按照自家長姐吩咐,沐浴更衣,禮數週全,帶著白卿平一同前往客棧,拜見鴻儒閔千秋。

誰知白錦稚和白卿平卻撲了一個空,他們到客棧的時候,鴻儒閔千秋老先生身邊的仆從,說老先生一早登山賞秋景去了,估摸著傍晚才能回來。

閔千秋先生已經料到白卿言一到朔陽,必會派人來請,讓自家仆從轉告白錦瑟,讓白卿言好好將養一兩日,五日之後必登門叨擾,屆時還請鎮國公主撥冗相見。

白錦稚忙道不敢,將給閔千秋老先生帶來的禮物留下,隨白卿平一同離開。

出了客棧,白錦稚雙手背在身後,有一搭冇一搭甩著馬鞭,有點兒不敢回白府,剛纔她因為有長姐之命,母親李氏纔沒有能扣住她教訓,可這會兒回去,母親肯定要收拾她的!

白卿平見這客棧還有人進進出出,又見白錦稚皺眉若有所思的模樣,不免問白錦稚:“郡主,您看……要不要將客棧裡的閒雜人等清一清?”

白卿言不在朔陽的時候,白卿平便是事事問詢白錦稚的,已然成了習慣。

“閔老先生未曾提過,我們也不要多此一舉,以免惹閔老先生不悅。”白錦稚道。

這些鴻儒毛病古怪,雖然白錦稚理解不來,但是長姐讓尊之敬之,她還是放在心上的。

且白錦稚也聽說過,閔老先生立傳十分嚴謹,總要問詢查到實證方纔落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