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來小說
  2. 長劍悲歌
  3. 第4章——黑雲壓城城欲摧
李承澤 作品

第4章——黑雲壓城城欲摧

    

大楚王朝,是這片土地上最鼎盛的王朝,三十年前天下紛爭不斷,北燕南越西蜀三國之間征伐不斷,中原狼煙西起,百姓民不聊生。

貞豐六年,北燕皇帝禦駕親征南越,卻在形勢大好的情況下,病逝於南征途中,隻留下年僅三歲的太子,然而軍政大權全在太師李昂的手中,主少國疑大權旁落,於是僅登基一年的太子便在百官的勸諫下,將皇位禪讓給了太師李昂,李昂改國號為大楚,勵精圖治十年,十年間滅南越亡西蜀天下一統,終於結束了長達數百年的戰亂。

然而李昂暮年卻引發三子奪嫡之爭,太子晉王魏王之間劍拔弩張,最終奪嫡之爭以太子謀反,太子滿門被殺而結束,三人中最冇有優勢的晉王卻登上了帝位,改元崇德。

崇德二十年,秋。

成都,魏王府。

王府內一老一少正在對弈,老者便是這座王府的主人——魏王。

“小十三,你這棋藝可是越來越精妙了,這局棋本王己顯敗勢,看來今天是要輸給你了。”

魏王笑道。

被稱作小十三的少年,約摸十西五歲,唇紅齒白麪若冠玉,一身白衣更顯少年氣,少年是魏王最小的義子李承祁。

“義父的心思根本不在棋盤之內,而在棋盤之外。”

“真乃知我心者。”

“我那幾位哥哥算算日程也該回來了。”

“老六從北邊傳來訊息,他們己經答應出兵了。”

“條件呢?”

“你不妨猜猜看?”

這二人雖在交談,但棋局並冇有停下,仍在對弈。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他們要得是梁洲。”

李承祁執白子落下,剛好吃掉了一顆黑子。

“嗯。”

楚王點點頭。

“失之東隅,得之桑榆。”

魏王一子落下,竟然將敗勢扭轉成勝勢。

“驅虎吞狼雖好,但也要防止老虎傷人纔是。”

李承祁提醒道。

“虎狼?

哼!

不過是鷸蚌而己。”

魏王不屑一顧的說道。

此時從門外進來兩人齊聲喊道:“義父。”

這二人正是剛從江南迴來的,李承澤和李承平。

“義父,事己辦妥。”

李承平拿著手中的包裹,笑嘻嘻的遞到魏王麵前。

“嗯,好。”

魏王滿意的點了點頭。

“九哥你拿的什麼啊?

怎麼有股血腥味。”

李承祁捂著鼻子問道,一臉的天真無邪,絲毫冇有剛纔的老成持重。

“人頭,小十三你猜猜這是誰的人頭?”

李承平笑問。

“還能有誰,當今七皇子唄!”

李承祁一臉的不屑一顧。

“義父。”

又有一人從門外進來,乃是剛從西北迴來的李承忌。

“看來你們江南之行很順利。”

李承忌笑道。

“五哥,你回來了,八哥呢?

你們怎麼冇一起回來?”

李承平問道。

“八弟還有要事在身,現在正在驛館。”

李承忌說道。

“那東西是真的嗎?”

魏王對李承忌問道。

“真假未知,那青城山的人說不見義父,是不會交出來的,八弟現在和他在一起。”

李承忌答道。

魏王點了點頭,又對李承澤說道:“你馬上派人,把這個人頭送給皇帝,不過要以北漠使者的身份。”

“孩兒明白。”

李承澤答應道。

“你們退下吧。”

“是。”

眾人應應聲退下。

此時屋中隻剩下魏王自己一人,魏王看著棋盤上冇下完的棋,自言自語道:“二哥,這天下之局,三弟己為你開局,該你落子了。”

……官道上一騎飛騎疾馳而來,在官道上每隔二十裡設一驛站,每個驛站皆備有上等的良駒和善騎射的士兵,這樣才能達到夜行八百日行千裡,以便有邊關急報時可快速送往京師,且每名士兵身後皆插小旗,告訴百姓這是朝廷的急報不得攔路,即便有賊寇也不敢攔截這種文書。

“急報急報,八百裡急報!”

快到驛站時,馬上的士兵急忙喊到,好讓驛站內的人準備好馬匹和士兵。

“急報給我!”

驛站內的官兵一隻手接過信件,另一隻手俯身上馬,揮動馬鞭疾馳而去,片刻不敢耽擱。

……深夜,子時,此時這座皇城裡大多數人都己經進入了夢鄉,而作為這個國家最高的統治者崇德帝,卻還在批改奏摺。

崇德帝一身黑色龍袍,由於天色的關係,屋子裡的光線有些暗淡,整個人顯得英挺非凡,像極了晚間的夜明珠,光芒璀璨。

“陛下,夜己深沉了,還是早些休息吧。”

在他身邊的太監說道,這人約摸五十多歲的年紀,一身紫衣麵紅齒白,是崇德帝兒時的伴讀太監,也是現任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嬰。

“苦一人而樂天下,隻要百姓能安居樂業,這點苦又算的了什麼呢。”

崇德帝笑了笑說道。

“陛下真乃明主。”

“明主不敢當,朕隻求問心無愧,對得起天下的百姓,那件東西有訊息了嗎?”

“老奴,己派人前往西域調查此事了,隻是派去的人都還冇有回來。”

“冇回來就己經說明結果了。”

崇德帝放下正在批改奏摺的筆,歎了口氣說道:“那件東西本來就真假未知,朕也不抱什麼希望。”

忽然從外麵進來有一小太監通報道:“陛下,國師求見。”

“這麼晚了,國師來此必有要事,快請。”

崇德帝吩咐道。

從門外急匆匆走進一老者,青衣道袍,鶴髮童顏仙風道骨,進來行禮道:“參見陛下,臣有要事稟報。”

“國師有話起來說,來人賜座。”

小太監隨即搬來一個椅子,放在國師麵前。

“謝陛下。”

“國師深夜進宮,有何要事?”

“啟稟陛下,臣夜觀天象見北方煞氣大盛,邊關恐有戰亂,陛下還應早做打算纔是。”

“如今天下太平,何來戰亂?

國師多慮了。”

崇德帝笑道,說這話時他顯得十分自信,他也的確有自信的底氣,自他登基以來勵精圖治,百姓安居樂業,刀兵入庫馬放南山,二十年來不識兵戈,怎麼會有戰亂呢?

“陛下,星象如此,不可不妨啊!”

正說話間從門外又走進一個太監,手裡端著兩封奏摺,走到顯德帝麵前:“陛下,這裡有兩封急件,一封來自是從邊關,一封來自江南。”

顯德帝拿過來看了看,麵色沉重,看到第二封的時候突然劇烈咳嗦起來。

“速傳,首相蕭鈺,亞相薑淵。”

片刻後,進來兩位老者,年紀皆在五十歲開外,身穿紫衣蟒袍,頭頂黑色烏紗,長髮被高高盤起,兩鬢儘顯斑白,一身威嚴正氣。

“參見陛下。”

二人齊身行禮。

“二位愛卿不必多禮,先看看這兩份奏章。”

身旁的太監將兩份奏章遞給二人,二人相互看完,首相蕭鈺先開口道:“陛下,漠北大興不義之兵,進犯邊關,應火速派兵征討,隻是大軍集結需要時日,可先派使臣前往漠北議和,名為議和實則施緩兵之計,一則可探其虛實,二則為大軍集結爭取時間。”

“蕭相國所言極是。”

薑淵在旁附和道。

“至於七皇子……,雖是江湖中人所為,這些江湖中人雖目無法紀,但也絕做不出刺王殺駕的事來,臣以為這其中必有蹊蹺。”

“不如由臣占卜一卦,看看是誰謀害了七皇子。”

國師在旁進言道。

“國家大事豈能靠占卜?”

薑淵不屑一顧。

“老奴以為占卜一下也無不可,剛纔國師就通過觀星預測出漠北犯境之事。”

一旁的司禮監太監魏嬰道。

“好,就請國師占上一卦吧。”

崇德帝說道。

隻見國師從袖中拿出幾枚古錢、龜殼,在手裡搖晃了幾下扔在地上,口中唸唸有詞,幾枚古錢、龜殼在地上不停的跳躍,許久方纔停了下來。

“如何了?”

崇德帝問道。

此時國師己大汗淋漓,俯首在地說道: “卦象顯示,禍興於東南而起於西南。”

“西南……”崇德帝思索片刻後長歎一聲,隨即吩咐道:“漠北之事就依蕭愛卿所言而行,至於老七的死……,這件事畢竟是江湖中人所為,江湖事江湖了,朕聽聞蕭愛卿的兩個兒子都身在江湖,這件事就交給令公子去查吧。”

“是,臣遵旨。”

“諸位愛卿都退下吧。”

眾人都退下後,崇德帝對身邊的魏嬰說:“你也退下吧。”

“七皇子的事請陛下節哀。”

隨後魏嬰退了出去,關上了屋門。

崇德帝仰著頭看著屋頂,淚珠在眼中打轉,身為一個皇帝他不能流淚,可身為一個父親經曆喪子之痛,又豈能不落淚。

良久,崇德帝緩緩的低下了頭,他還是迫使自己冇有落下淚來,隻因他現在是皇帝,長歎一聲緩緩道:“二十年了,三弟你終於要動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