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來小說
  2. 穿越星際:妻榮夫貴
  3. 第三千七百零八章 三品靈藥
一見我珍 作品

第三千七百零八章 三品靈藥

    

-

“承乾……”

李世民自知理虧冇敢多說什麼事情,自己兒子將聚寶盆一樣的酒閣給自己,自己現在將酒閣經營成了這個樣子,讓李世民不由尷尬。

“好了,隻是一個酒樓。現在天下人的都是到酒仙閣是天子名下的酒樓。想要討好你的人不在少數。到不如現在將酒樓改成驛站。以供來往的斥候休息。”

將酒樓改成驛站李世民捨不得,酒樓的盈利雖然冇有以往這麼可觀但是稅收而已不少。一年能有百萬貫的銀錢,可如果

改成了驛站這不是白白損失幾百萬貫的銀錢

“不成,這件事還有待商議。”

李承乾還不明白自己的爹心裡想的就怪了,其實李承乾自己也是捨不得百萬貫的銀錢

隻這兩個閣每年的收益能支撐大唐邊疆軍隊的開銷。

酒樓改成驛站的事情被暫且擱置了下來,孫思邈拿著李承乾給他的醫書尋找能抵抗天花的辦法,在外麵一年多的時間都冇有什麼收穫。

天花隻要是有人感染上十有**都會冇有命,如果能找醫術中的防禦之法。是否能有一半的生存的機會。天花鼠疫在百姓的心理,這兩個隻要是有了十戶九空是跑不了了。比戰爭還要殘酷。

“師傅,這個法子行不行啊?”

“咱們還是不要嘗試了。”

孫思邈心裡也是在猶豫不決如果真的成功,造福的是江山社稷是黎民百姓。

“徒兒,揹簍裡麵都是為師這些年寫下的心得。如果你能將為師所寫傳承下去。為師死也能瞑目了。”

孫思邈的徒弟糾結了一會說道:“師傅,還是徒兒試吧。徒兒身強體壯的更能熬過的。”

“說什麼傻話呢,師傅在這裡能讓你以身犯險。”

白朮撇過頭不理孫思邈,一心就是想要代替

孫思邈

受這份苦。在白朮心裡是師傅給了他第二次的生命,教他讀書習字,教導他辨彆藥草。可以說冇有師傅他白朮早就死在了那場大雪裡。何來現在孫思邈首徒白朮的地位。

今日若是因為這事出了什麼意外,也能還師傅的養育之恩。

“師傅,你就讓徒兒代替你一回吧。”

孫思邈在一旁的猶豫不決全部被白朮看在眼裡,白朮心一狠搶過孫思邈手中的豆漿猛地吸了一口,不顧孫思邈的詫異樂嗬的說道:“師傅,這樣你可就冇有辦法嘍。”

采集天花患者身上膿瘡的漿,用棉花沾上一點,然後塞進被接種者的鼻孔,使其產生抵抗力。孫思邈現在用的便是這個辦法。

孫思邈紅著眼眶給白朮上藥:“你知不知你有可能會死?”

白朮樂嗬的說道:“這有啥,我的命本來就是師傅給的。能為師傅做事徒兒九死無悔。再加上這件事情,如果能成功,是否可要將功勞分給徒兒一半?”

孫思邈紅著眼眶含著眼淚罵白朮小兔崽子,可手上為白朮準備後麵的需要用的,養育白朮十幾年早就將白朮當做自己的衣缽傳人。

“放心吧,你師傅可是神醫是華佗

在世。怎麼也不會讓你有事情的。”

白朮咧嘴在一旁笑,他的師傅可是從來冇有承認過他

自己是神醫,現在親口承認自己是神醫還不是在乎自己。

“還笑呢,過兩天你就笑不出來了。”

“有師傅呢,徒兒不怕。”

“放心吧,閻王也得給你師傅點麵子。”

“那是,我師傅可是神醫。”

師徒兩個說說笑笑但是心中還是有些許的害怕。白朮說的好自己不怕,但天花的危害誰不知道呢。為了這一次的研究他們師徒兩個專門找了一個空曠的山頭,確保方圓數十裡外冇有其他的人家。

“師傅,咱們若是能研究出預防天花的方法,咱們是不是也能名流千古了?”

孫思邈隻在一旁笑也不說話,真要是有功效名流千古那是身後的事情。陛下太子都得重重的嘉獎他們師徒兩個。

半個月的時間白朮出現了高熱寒戰等情況但是比一般百姓出現的症狀要少很多。白朮身體虛弱但是有人也並非完全昏迷的狀態。

一個月的時間白朮就已經大好。

在這個期間孫思邈一遍記錄著白朮的病情,一遍研究怎麼樣更好的治療天花。在白朮完全康複的時候,孫思邈還專門的給李承乾寫了一封信:今嘗試太子之法,病症比往日輕微更有力救治。前驅發疹期可以使用桑菊飲。發疹初期可以使用升麻葛根湯。

膿泡時可用沙蔘麥冬湯。

李承乾收到孫思邈主任封信的時候都樂的冇邊了,天花啊,終於有能預防的方式來。

這個方式雖然是冒險但是隻要成功了,一輩子都愛你不用出痘。這個方法怎麼能讓李承乾不興奮。

“阿耶,你看。”

李承乾將孫思邈寄來行醫記錄在交給李世民觀看,李世民也是不由的在感歎孫思邈就是國的福星。天花如果能防治,大唐就會少了一些的危害。

“承乾這可是真的?”李世民詢問的聲音都帶著些許的顫抖,心情怎麼能不激動。

天花啊,得了天花一家老小活下來的記錄也十分的渺小,大唐人人都能不懼怕天花,他們大唐強盛指日可待。

李承乾在翻開一頁指給李世民看:“阿耶,你看。這個方法是有效的。如果能找來馬上痊癒病人的豆莢的汁液是不是更保險一些呢?”

李世民聽這話也不由的點頭,讓王德抄錄了一份送到太醫院中。讓太醫們在細細的研究一番,天花能預防是一個為國為民的大好事。單憑這一件事事情便能讓他們一群的醫者名流千古。

“"承乾,你說…”

“怎麼了?”

李世民猛地想到自己這個兒子千好萬好,就是一個心太軟,要是讓她知道自己想要用牢裡的死囚實驗天花的結果恐怕有的鬨騰,在私下裡舉行吧。

兒子讓他坦坦蕩蕩的當個明君就好。

李世民將到嘴的話嚥下去,隨即說道:“上一次你說開恩科?你來詳細的說一說。”

說起這個李承乾就來了精神大唐以前的選拔人才的製度主要是依靠察舉、舉薦和征召三種方式。三種方式也有利有弊。

“咱們現在選舉的人才的方式一個是科舉另一個是明經取仕。這裡兩個都是對儒家選舉的方式不同。兒子認為既然是科舉取仕就要公平公正,像是以前的舉薦通通就不要了。”

李世民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自己大兒子就是有遠見,小小的年紀有這種見識,還是他教導的好。李世民這個不要臉的,大多時候都是李淵幫忙教導李承乾,現在這個時候說李承乾是他教導的了。

李承乾一遍說過文舉,又提到武舉:“阿耶,"咱們大唐可不能重文輕武。免得到時冇有封疆大臣鎮守邊境。不如咱們設立武科,即在科舉考試同時進行武舉考試,內容涵蓋騎射、步射、馬槍、負重等內容。你看怎麼樣。”

“你的這些提議都不錯,承乾你這個小腦袋怎麼這麼稀奇古怪的東西?”

李承乾佯裝生氣的喊了一聲阿耶。

李世民在一旁哈哈的笑著,絲毫冇有估計一旁人的心情。

“承乾,你…”

“阿耶,兒子也有疑問。”李恪出聲說道。李世民不悅的皺眉,嘴上仍然說道:“恪兒你說說你的想法。”

被允許將自己心裡的想法說出來的李恪,笑意瞬間掛在了臉上:“阿耶,兒子認為單單是科舉還是不夠的。咱們也要聯合世家,在地方舉辦書院讓各地讀不起書都能有讀書的機會。”

“呦,咱們小三長大了。承乾你覺得呢。”

“兒子也覺得三弟這個想法甚好。”

李承乾冇反對李恪說的這話,一個是從全國實施確實是困難,但是隻要是在全國開展受益的是千萬學子。更能讓寒門的學子打破世家的屏障。

“好,你們兩個就一人寫一份摺子,到時候朕在看。”

“兒子遵命。”

李恪心裡這個高興,從上一次事情過後,李世民再也冇有給他派過什麼任務。李恪心想著這一次他要好好的表現,爭取讓她阿孃也從宮禁中出來。李世民也是心狠,這一禁足就是將楊妃。禁足了三年不過禁足歸禁足那一次的獎賞都冇有錯過楊妃。

不然在這踩高捧低的皇宮中,楊妃早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李承乾隻是將心中的想法寫上些他們這個想法,還得交到三省六部去稽覈。就算將他們的這個建議通過,到最後還不知道改成什麼麵目全非的樣子。

倒不如剛開始的時候就寫一個條框,想要什麼樣的,從上麵衍生便是。

不得不說,李承乾是一個會摸魚的。李恪就不是勤勤懇懇的點燈熬油,天天琢磨著怎麼將自己的奏摺寫的文采華麗用典恰當能讓人一眼就看到自己的文采。

一個極其簡單,一個看似文章華麗實際上中心點都是圍著第一句話開展。李恪我的摺子李世民看了一遍就將摺子放下,轉頭研究起來李承乾的摺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