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回

    

-

正當三人遲疑不定,帷帳被人從外麵一把撩起,一對吵吵嚷嚷的母女進來了。

“你逛街就逛街,進這兒乾嘛?”女兒滿臉不耐。

“你平常不是愛玩那什麼塔羅牌嗎?人家這裡用水晶球卜算,玩得比你高階,懂得肯定比你多!咱娘倆就在這裡問問,如果她說隨你那就隨你!如果隨我,你必須聽話!”

“我自己的事憑什麼要聽外人的?”女兒氣憤尖叫。

“那媽的話你為什麼不聽?!媽是外人嗎?”媽媽也很氣憤,怒拽女兒的手臂。瞧那手臂被摁得很深,可見媽媽的力度不小,把女兒的手攥得死緊死緊的。

“哎哎哎,”蘭秋晨坐不住了,連忙下來安撫兩人,“冷靜,冷靜,阿姨,您看把自己女兒的手勒的,都淤青了。”

“我也不想啊!不抓緊她眨眼跑冇影兒了!”儘管來勸阻的是陌生人,媽媽卻像找到發.泄不滿的途徑,開始訴說自己的不易,“你是不知道她有多叛逆……”

“媽!”麵無表情的女兒冷冷地睨來一眼,“要算趕緊算,不算走人!家醜不可外揚不是你經常掛在嘴邊的嗎?怎麼,到處抹黑我的名聲讓你很有成就感是吧?”

“看,”媽媽指著女兒,看著蘭秋晨,“我不過說她兩句就……”

“行行行,”蘭秋晨不愛聽這些婆婆媽媽的事,反正公說公有理,婆說婆冇錯,她一個外人未知全貌,不予置評,望向仍在猶豫不決的三人,“你們三位……”

“讓她們先進吧,我們不急。”那三人有誌一同地退後半步,給這對疑似吃了火藥的娘倆讓路。

於是付款,掀簾進入屏風後邊。

看似普普通通的一層布簾帷帳,任憑外邊的三人踮著腳尖探頭探腦,愣是聽不到裡邊的一點動靜。

正如那對男女所言,這裡確有古怪。

可能確實道行高,可道行高不代表這倆姑娘是正派的神婆。當然,也不能說她倆道行高就是邪派。總之,普通人遇到這種情況要多留幾個心眼。

想離開又捨不得,萬一裡邊那位真是世外高人呢?

瞧瞧重新坐回高腳椅的姐姐,絲毫不在乎客人到底是想走,還是想留。如此作派既像正派人物,又怕是邪師在欲擒故縱,哎,要自己做選擇真特麼難啊!

……

屏風裡,桑月看著一個憤怒的母親,一個生人勿近的女兒。

另外,這個女兒戴著一邊耳塞,裡邊播放著一首耳熟能詳的旋律。這是彎彎唱的歌,是生無可戀的人給自己的最後嘗試,嘗試找到一個挽救自己的希望。

這首歌,正常人聽了會感到很悲傷,就像把塵封心底的傷心事翻出來在腦海裡反覆播放。

聽完之後,覺得這世間依舊美好。

而生無可戀的人能從歌聲中聽出有人同行的絲絲安撫與孤獨,是的,那位哼唱的歌手應該也很孤獨,所以能唱出那份獨特的縹緲感和異常強烈的孤獨感。

這些人對世界無感,但冥冥之中感應到有人召喚同行,便覺得可以再堅持堅持。

這是她那些粉絲的描述。

但說實話,桑月自認不識孤獨滋味,反而喜歡一個人的自在。倒是在唱歌時偶爾產生一股奇特的孤獨感,彷彿前方是無儘的雪海冰山,她茫然四顧踽踽獨行。

所以她極少聽自己的歌,聽多了會產生一股衝動,像在催促她去遠方尋找什麼。

找什麼?不用找,她什麼都不缺。

遠方倒是去得,她現在就在遠方,正在觸摸與瞭解各種不同的人生。

“把手伸到水晶球的上邊。”意外遇到一枚小粉絲,桑月不動聲色,淡定地指示她伸出手。

因為媽媽說隻算她一個人的命運。

女兒聽話地剛伸出手,媽媽突然注意到什麼,冷不丁伸手扯下孩子的耳塞,一邊叨叨唸:

“跟你說九百遍了,走路不要戴耳塞,容易出事,你總是不聽。現在有人在跟你說話,你是不是應該摘下耳塞好好聽聽?這是待人接物的基本禮貌和素質……”

“這位女士請先安靜,”眼瞅著小粉絲臉色大變,桑月連忙打斷這位媽媽的話,“我正在看。”

“哦哦,不好意思。”媽媽朝她歉意笑笑,又瞪了女兒一眼才安靜下來。

等看完小粉絲的人生,桑月無語地抬眸看著媽媽:

“你們是想問,爸媽離婚了,她是跟爸爸還是跟媽媽比較好?”

“對對對,”媽媽一臉懇求討好地朝她使眼色,“我跟她爸離婚兩年了,最初我冇地方住,隻好委屈她留在爸家。現在我有工作,還租了房子。而她爸要二婚了……”

原本,孩子留給爸爸她也不是很放心,因為男人專注事業,極少歸家。

她就是因為這一點疑神疑鬼,懷疑丈夫在外邊另外接了一個家。所以成天吵鬨,最後不得不離婚。男人不想離,原因是不希望女兒有個破碎的家庭。

這媽媽以為他想家中紅旗不倒,外邊彩旗飄飄,怒斥他想得美,死活要離。

甚至為了儘早脫離苦海,選擇淨身出戶。

公婆那邊一聽她要淨身出戶,立馬同意了,並以死相逼讓男人跟她離。因為公婆想要孫子,這位媽媽不肯生。有男人的支援,公婆也奈何不了這位媽媽。

現在得知她要離婚,公婆那邊求之不得。

男人被家裡這些事鬨得焦頭爛額,索性鬆口應允,並願意分一半共同財產給她。公婆得知後,揹著兒子到兒媳婦跟前陰陽怪氣地諷刺一頓。

媽媽被傷了自尊,堅持淨身出戶。

她一無所有,孩子當然不可能跟她。可媽媽走之前跟爸爸說了,等她找到工作和房子就回來接孩子。爸爸當然不肯,認為孩子跟她要吃苦受累。

但他冇時間跟媽媽糾纏這事,便扔下一句話:

“到時候隻要孩子願意,她想跟誰便跟誰。”

如今他要二婚了,媽媽雖然是租的房子,至少有地方住,便死活要回孩子。前夫仍是那句話,讓孩子做選擇。因為孩子十五歲了,已經懂得自己衡量。

孩子不負他所望,選擇留在爸爸家。

得知孩子的選擇,媽媽險些被氣瘋,覺得自己累死累活地創造條件,結果遭到女兒的背叛。同時,她還擔心孩子留在前夫家會被後媽虐待或被對方養廢。

奈何孩子不肯信她,堅持要留在爸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