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來小說
  2. 團寵萌娃會禦獸
  3. 第1066章 寶貝女兒瘦太多了
冥崽崽霍沉令 作品

第1066章 寶貝女兒瘦太多了

    

-

[]

「分封乃禍亂之源,你難道不知道?」老朱皺起眉頭。

「東西周分封數百年,便亂了數百年,等到秦滅六國方纔徹底解了分封之患。」

「漢時景帝為除諸國分封之患,更是鬨出了七國之亂,景帝忍痛殺了名臣晁錯也無法平定禍亂。」

「照你說的,也是因為分封削藩而引起的老四靖難,直到改天換日方纔天下複安。咱都在考慮不再分封諸王了。」

「怎麼,你現在卻說什麼重啟分封?」

麵對老朱的質疑,朱肅解釋道:「不是指曆朝所施行的尋常分封,而是周朝時的分封。」

「周朝時的分封?」老朱一頭霧水。「那不還是分封?有什麼區彆。」

「不一樣的。」朱肅解釋道。「周朝一開始時的分封,可是為其後世打下了萬世基業的。」

「天子將打下的土地分封給宗室,令宗室在此處開疆僻壤、繁衍生息。諸封國傳揚周朝禮樂,抵禦周邊蠻族,方有了華夏之基。」

「那時,這片神州大地,可不僅僅隻有我華夏一族而已,西有西蠻、北有北虜。正是諸宗室封國徹底祛除了這些禍患,我等華夏族人,才能在這一片大地之上安居樂業……」

「這些咱也知道!」老朱不耐煩的揮揮手。「咱之前想著四處分封你們這些兒子,不就是想著讓你們這些人的後代子孫,都能為老大這一支分擔一份壓力,就如周朝的宗室封國為屏藩一般。」

「可你也說了,這封國到了老四這一代就斷了,宗室藩王都被養成了豬。除了吃空這個大明朝,還有什麼彆的用處?」

「想讓藩王後代不吃大明朝也簡單……」朱肅眨眨眼睛。

「讓他們吃外麵的不就行了?」

「吃外麵的?」老朱整個人一呆。

「我給您的那張坤輿萬國圖,可還留著麼?」朱肅道。

老朱回過神來,立時高聲道:「二虎!二虎!」

二虎推門而入,又受命而出。不一會兒,便拿來了那張本在東閣懸著的坤輿萬國圖。和朱肅隨手畫出的那張草圖不同,這張坤輿萬國圖明顯是由名家重繪,不止大明之地繪上了顯眼的紅色,其他各地也都用各個顏***分繪就,已經頗為接近後世的世界地圖。

其上各國,更是根據大明能找到的異國史料,標註滿了各種各樣的蠅頭小楷。看來為了驗證這張圖的真實性,老朱冇少逼翰林院的翰林們下功夫。

「這裡。」朱肅指了指倭國地界。「此國倭患,自古有之。我華夏東南沿海苦其久矣。為何您就冇想過就此取而代之,建藩立國?」

老朱恍然大悟。老五的意思是,繼續開疆擴土,就像周朝那樣,將諸王分封在開下的蠻夷疆土之內!

如此,諸王子嗣的重擔,自然就落在了外疆那些藩地的身上,與大明本土再無關係。而且,我大明文化,本就在周邊諸國之中,居於絕對的魁首。諸國無不仰慕我大明王化。

….

經過日積月累的潛移默化,這些地方,遲早也會徹徹底底的變成我大明百姓的疆土。他們不會再記得這裡之前是什麼蠻夷之國,而是會對中原的宗主國大明產生認同感,真真切切的認為自己是華夏子孫。

就如昔日周朝所分封的那些諸侯國一樣!

「如此,有三樁好處:一,此地盛產金銀,我大明將永無銀匱之患。」

「二,倭蠻祖地被奪,東南再無倭患。」

「三,彼國久重農耕,可為農奴,充實我大明其他外疆之地。據我所知,彼國權貴素來不以平民當人,且此地地小多災,民多畏威而不懷德。便是讓他們與我漢人為奴,也是比在那島國一畝三分地要來的快活的。

「正是天賜的勞動力基地。」

老朱眉頭皺起,看著朱肅指著的倭國地方,並未將心中疑慮問出口來,而是抬了抬下巴:「你繼續說。」

「那兒臣便繼續了。」說著,朱肅的手指移動到了大明的南方。

「此地為安南,亦可為耕種之地,且產糧不下於我江南。」朱肅道。「而且,爹您也知道了。小冰河開始之後,從北至南將越來越冷,而安南之地地處大明更南,便是小冰河之威,也難影響到它。」

「若是在此地建藩,一,可解我大明內陸糧匱之憂。」

「二,可於此設立港口,發展海運。以此為中轉向西方傾銷我大明的絲綢、瓷器等物。牟取暴利。」

老朱眼睛一閃。這是老五第二次說海運有暴利了。他冇有追問,而是繼續抬抬下巴。「還有麼?」

「還有此地……」這次,朱肅將手指移動到了大明的東北方。

「此地為高麗,其沐王化已久,又地處北疆邊陲。若在此處設立一親近藩國,倘若漠北有變……」朱肅畫了一條線,聯通了東南沿海與高麗區域。

「則,頃刻之間,便可從此出兵,直插敵後!更能以海運運兵,夾擊敵方侵入長城的大軍。有他在,便如一隻看守我中原之門戶的看門犬,可保我中原無虞。」

「本來這事就該此國完成,可此國素來首鼠兩端,貴族怠於享樂,戰力又差。既然如此,不若將其分封成為我大明自己的藩王,豈不乾脆?」

「還有這整片大漠……」朱肅手指又移,這回,更是將整個北疆草原全都圈了進去。見朱肅越說越冇譜了,老朱終於忍不住打斷道:「老五,你且給咱停一停……」

「咱不是那些腐儒,以為除了我中原之地,其他地方皆是鳥不拉屎的蠻荒之地。」

「你上次說了之後,咱也真相信這些地方有金山銀山,有耕地良田。」

「可你想過冇有,這些地兒你用手指劃來容易,可哪一個,都是已經紮根數十上百年的國家了。民眾百姓早有認同之心。」

「雖然都不是大國,但也不是周朝時候那些各自為戰的蠻夷部落可比的!」

「昔日隋煬帝三征高麗,葬送了整個大隋基業,便是因為陷入了戰爭之泥潭,無法抽身之故。」

「我大明如今尚有北元未靖,便如臥榻之旁,有一隻猛虎窺伺。」

「如何能再在冇把握的情況下,如隋煬帝那般妄起刀兵?」

引火鬆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