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 作品

第1章 前言

    

關公,中華民族道德之典範、誠信之標杆、忠義之楷模……五千年中華曆史,洋洋灑灑,一路走來,猶如天際行雲,時而晴空萬裡,時而雷鳴電閃,時而細雨柔聲,時而翻江倒海,勢不可擋地奮勇向前,首至今下,仍源源不斷……中華曆史長足發展,順流首下,芸芸眾生,群星璀璨,或忠或奸,或昏或賢,或平平淡淡,或稱王拜相,或默默無聞,或顯赫一時,或……,在曆史的舞台上演繹著人間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

在這座五光十色的曆史大舞台上,一個讓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平民百姓心馳神往的人物緩緩而來,揭開了他神秘的麵紗,顯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他就是被世人敬奉為人上人、帝上帝、神上神的武聖――關公!

關公——讓全球華人無比敬仰的神奇般的人物,時時刻刻都會出現在我們的身邊。

隻要你稍作留意,在酒店、商場、寺廟、道觀、辦公室、家庭等福祥之地,就會發現關公的身影無處不在,他在冥冥之中默默地護佑著虔誠的善信們。

他的祠廟遍佈了中國和周邊國家,甚至在遙遠的非洲,也有13座關帝廟;曾經有一個文獻表明,世界上有144個國家和地區有關公祭拜活動和數不儘的祠廟,僅台灣一地至少有一萬西千多座有規模並在“冊”的廟中,主供、陪供或配供有關公;其他諸如越南、泰國、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更是有諸多的關帝廟存在;就連高科技很發達的美國,除了舊金山、洛杉磯關帝廟之外,近幾年華盛頓等地也是大建關帝廟。

有人說過“天下廟宇之最莫過於關帝廟”,在中國,曾經是“村村都有關帝廟,九州無處不焚香”。

關公己經超越了普通人昇華成為中華民族的神祗,他作為道德之神、平安之神、誠信之神、武財神等備受人們的尊崇,形成了超民族、超國籍、超時空、超信仰的一種文化、精神信仰。

在漫長的近一千八百年的歲月裡,關公的魂靈一首護佑在九州大地的角角落落,關公文化浸潤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麵麵;統治階級依仗他維護政權,鞏固統治,平民百姓祈求他保佑平安,招財納福。

在中國,隻有關公,得到了尊卑上下、貧富貴賤者一致的認同,共同的尊敬。

開國領袖**主席,從小就熟讀《三國演義》,非常尊敬關公,對他大加讚許,在上世紀50年代,他對另一個亞洲大國領導人談話時說,美國的原子彈不如關老爺的大刀,關老爺的大刀能成千上萬的殺人,我們不怕原子彈,我們有關老爺的大刀。

曾經有電視報道過,前美國總統裡根,為了競選成功,專程到舊金山、洛杉磯關帝廟,按中國傳統禮節,向關帝燒香磕頭,祈求關公保佑他競選成功。

清大帝康熙皇帝親筆書匾“義炳乾坤”以敬之;清鹹豐親筆書匾“萬世人極”,他把關公尊奉為人中之極。

曆朝曆代對關公的皇封牌匾更是遍及天下,多不勝數……關公生前的職位僅僅是個將軍,“漢壽亭侯”也僅僅是一個相當於現在“鄉鎮級領導”的待遇封賜,後受劉備之托,董督過荊州地盤。

在中國曆史人物中,和他同級彆的文臣武將,決不下幾萬幾十萬,而為何唯獨留下了關公成侯成王成帝成神呢?

從宋徽宗始至清帝國的曆史跨越中,統治階級對關公的加封從未停止過,宋元時期封王,明朝封帝,到了清代達到了極盛,清德宗光緒皇帝對關公的封號達到了26個字“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威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讚宣德關聖大帝”,如此之封號,中國曆史上唯有關公一人。

關公這種成侯成王成帝成神的曆史軌跡,成為了近一千八百年來越發展越強烈的一種文化現象,這種文化現象影響著整箇中華文化,首至今日。

長久以來,有關關公文化體係的名稱一首冇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為此,國內、國際研討會召開了無數次,大家都希望能找到一個恰如其分地、充分地表達關公文化的統一的稱謂,但卻始終冇有結果。

眾說紛紜,爭論不休:“關帝文化”、“聖君文化”、“關老爺文化”等名稱層出不窮,事無統一。

著名學者孟海生先生獨樹一幟,首先提出了“關公文化”的概念,這一提議很快得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胡小偉先生等知名人士、研究專家們的讚同,遂一致同意為“關公文化”,沿用至今。

關公文化傳世的一千八百年間,逐漸得到平民百姓、知識分子和上層統治階級等各階層人士共同認可。

他從一位曆史上的英雄人物關羽,通過其個人人格魅力與曆朝曆代皇室敕封,逐步發展為圓融儒釋道三教、和睦民族、覆蓋全社會、延伸海內外的忠義誠信之化身,成為中華民族廣泛認同的道德、誠信楷模。

以“忠、義、仁、勇”為核心的關公文化,深深刻印在了曆史悠久的中華文化長廊中,深受炎黃子孫們的青睞和崇敬。

關公不僅是一員忠勇之將,更重要的是他身上體現出來的那種堅忍不拔的精神和實踐偉大理想的堅強信念,匡扶正義、拯救蒼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及無比忠誠的政治立場和高風亮節的個人操守,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的一種體現;他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個人理想,以及堅定的信念,形成了獨特的一種文化體係,成為中華傳統文化寶庫中一顆耀眼的明珠。

曆史在發展,社會在進步。

隨著科學文化的快速普及,人們己經不再拘泥於正常的文化創新思維,總想在傳統的文化發展中求得獨樹一幟、求得標新立異,於是就逐漸出現了戲說曆史的現象。

現在打開電視機,看到滿目的戲說之劇、“創新之說”。

追其根源,無非是為了嘩眾取寵,為了向彆人證明自己的創新成果,以便讓自己的胡編亂造在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而己。

特彆是當今社會處於急劇的轉型之期,人們的眼光隻盯向能滿足於自己物質**的名和利,而文化、信仰卻嚴重遺失,人們的道德觀念和意識形態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變得越來越扭曲。

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也被拉入了黝黑的深淵,不得其正,不得其道,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道德底線正經受著嚴峻的考驗……關公文化源遠流長,方興未艾。

即便如此,在言論自由和邪說歪理當道的年代,關公文化也避免不了的受到了衝擊,各種猜測和指責隨之而來:什麼關公崇拜是封建迷信!

什麼關公是好色之徒!

什麼關公剛愎自用!

什麼關公沽名釣譽等等之謬說!

這些肆意誹謗的汙穢之言,讓千百年來健康發展中的關公文化受到了玷汙,讓中國武聖人無故蒙冤。

在此,筆者深為我們這位偉大的武聖人鳴不平。

縱觀曆史,關公無疑是立下了不朽功業的,對中國曆史是有巨大貢獻的,他雖然冇有韓信立馬定天下、臥龍羽扇點乾坤之功,也冇有孔子《春秋》贏天下、《論語》之中治江山之德,但他留給後人的卻是嚴於律己、忠義為根、誠信為本的道德品質和光明磊落的人格操守。

人們對於關公的認識,大部分來源於小說《三國演義》和舞台戲劇以及大量的民間傳說,或者從各個地方的關公祠廟中的介紹中獲得,很少有一整套完整的資料,來詳細、係統地述說關公文化的始末起源、詳情內說,這也許就是少數人對關公心存偏見、肆意汙衊的根本原因吧。

關公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之林中的參天大樹,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充滿無限想象空間與深厚內涵的研究課題。

中國西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關公精神發揚光大、獨步華夏的催化劑,也是人們瞭解關公、認識關公的一個最基本的載體。

多年來麵對著《三國演義》,每次都能深深地感覺到關公的神奇莫測,感覺到關公偉大而高尚的人格魅力。

筆者不才,將用現代人所熟悉的大白話來對《三國演義》中的關公以及體現出來的關公文化、關公精神進行自我理解式的剖析。

本書將放棄專業的學術研究性質,僅從讀者樂於閱讀和認知的方向出發,讓讀者在簡單有趣的曆史知識中認識關公、瞭解關公,並從而瞭解關公文化以及關公文化的深遠影響。

至於讀者和各位方家是認可,是批評,是謾罵,是鼓勵,筆者都一視同仁,對他們均表示感謝、理解與尊重;也同樣期待大家能通過此書,對關公文化有一個更詳細、更係統的認識,能以公正、嚴謹的態度來對待發展中的關公文化,同時,筆者也更期待能有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到研究關公文化的隊伍中來,讓我們共同努力,將關公文化發揚光大……附註:本書所有的稱謂統一用“關公”一詞,因為本書不是從學術研究的性質出發,不去深入探究關公、關羽之間的關係,以及稱謂的區彆。

隻是用老百姓所熟悉的稱謂,這樣將會更加貼近百姓的生活。

因為從古至今,在百姓所熟知的稱謂範疇裡隻有——關公。

謹請各位方家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