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來小說
  2. 無為之治的新書
  3. 第4章 關公精神的真正內涵
關公 作品

第4章 關公精神的真正內涵

    

翻閱遍古今中外所有的史冊,就會發現一個非常讓人震撼的現象:一個普普通通的曆史小人物,一個平平常常的武將,在中華民族風雲變幻變故迭起的曆史長河中,他隻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粒塵土而己:武不如韓信立馬定乾坤,文不如孔子著書治天下,但他卻在相當長的曆史時代裡,首至今日,成了萬民敬仰的“武聖人”,成為綿延了近一千八百年的精神偶像,同時也必將延續未來。

這個人就是中華老百姓心**同認可和承認的——關公。

可以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如果說孔子是仁德的符號,那麼關公就是忠義的符號,而且這種符號反射出來的精髓,己經深入到每個信奉者的血液和靈魂裡。

在民間,從受歡迎的廣度與範圍來說,關公甚至超過了孔子,因為孔廟一般隻下放到縣一級,而關帝廟即使在中國各地的荒村僻壤,都能見到,甚至發展到了世界各地。

不可否認,關公是中國幾千年來造神運動中最成功的一個,不得不說,這一成功與關公本人的人格魅力是分不開的。

筆者最近看到一些文章,文中狂嘯道:關公冇有創立什麼民族精神體係;他平生的戰績也隻有建安24年樊城之役降於禁擒龐德那一次最為輝煌,即便是這次勝利,某種意義上也得益於一場大水的幫助;作為一個真實的曆史人物,關公自身其實並不完美,他的目空一切,剛愎自用,目光短淺,心地褊狹,使他在各種情況下都吃過苦頭。

比如他極力阻止劉備三顧茅廬敦請諸葛亮而遭到劉備的嗬斥;聽說老將黃忠與他同列受封而大發脾氣等等;尤其是當他身膺封疆重任鎮守荊州時,驕狂猜忌,動輒構釁,嚴重破壞了劉備諸葛亮苦心經營的聯吳抗曹戰略決策,以致於建安24年10月痛失南郡,接著敗走麥城,不僅將偌大個荊州拱手讓與了孫吳,自己也喪命於一個無名小卒潘璋之手。

平心而論:作為真實的曆史人物,關羽充其量隻不過是一位能在兩軍陣前斬將搴旗,好勇鬥狠,常常講點江湖義氣也常常遭人詬病的武將,即便在三國時代,無論是戰績抑或是人品,他的名氣甚至還在周瑜、陸遜、張遼諸人之下等等之謬論。

更有甚者無知的認為,當人類的文明意識和科學技術己經飛速發展,不再為“天神”與皇權所左右的時候,所謂的“關公崇拜”隻應作為一種民族文化遺產和民間習俗加以保護和繼承,如果仍然將他當成神明朝夕供奉,那無疑是一種曆史的倒退;人類應該有一種屬於自己的更為文明健康的精神生活,他們不再需要神靈護佑,“關公”,作為中國百姓的最後“精神偶像”,與其他的形形色色各路“尊神”一道,儘早地退出曆史舞台。

(見《三國演義學刊》2001第一期“關公:中國百姓最後的精神偶像”文)看完這篇文章,筆者首先得感謝發表這些看法的人,最起碼他們用心去研究中國曆史,去研究關公了。

但是,他們卻不知,當一個人“譽滿天下、謗滿天下”的時候,就是一個人對社會、對曆史的最大貢獻。

發表這些言論的人都有一個通病,對曆史有過很深的研究,筆者指的是僅限於曆史學術的研究,而他們往往忽略了所研究的對象在曆史上或者未來,能對一個國家和民族實質上帶來什麼。

曆史終歸是曆史,有起點有終點,但所承受的精神是冇有終點的,將綿延萬年。

如果隻是簡單的從史書上去討論一個人或事物的得失,我覺得隻能是一個一家之說的曆史研究者,而非通貫古今、胸藏天下的思想者。

關公精神與內涵,恰恰是一個民族和國家整體素質和道德標準的一種表現,無論時代如何發展,都非常的切合實際需求。

從古至今,對關公的信奉,是一種從精神到信仰的深入和昇華,而不是單純的迷信之行、鬼神之論。

關公精神所包含的“忠、義、仁、勇”精神與內涵,既是上層統治者的需求,更是民間普通老百姓效仿的楷模與標杆。

試問:哪個統治者不希望自己的臣民對國家、對自己忠?

哪個人不希望自己的朋友有情有義?

哪個百姓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官仁?

哪個國家和政府不希望自己的士兵勇?

關公精神所體現出來的就是中華民族發展所需要的。

我們不去追究是曆史上的關羽,還是被神化了的關公,我們看重的是他身上所特有的思想或者精神帶給了我們曆史和整個社會的是什麼。

關公的忠忠,是關公精神的首要之內容。

一個忠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如登天,它是和一個人的精神信仰緊密地聯絡在一起的,必須要靠一個人堅定的信念與執著的精神去守候,甚至是需要用生命去踐行、去體現的。

忠,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至關重要,有了全民的忠,國家才能長久;有了全民的忠,民族才能強大。

中華民族曆史上忠臣保國,奸臣亂國的事件比比皆是,曆曆在目。

中華民族曆史長廊裡,以忠而全義的忠臣良將很多。

諸如比乾、嶽飛、文天祥等等,都是為了一個忠字而以身就義。

在他們的思想裡,國家、民族高於一切,為國家、為民族而死,死而無憾,留名青史,萬古流芳。

相反,曆史上的一些奸臣亂黨,出賣國家,出賣民族,出賣靈魂,以自己的良知去換取榮華富貴的也大有人在。

諸如:趙高、楊國忠、安祿山、秦檜,都是曆史上不忠的代表,在他們的思想裡隻有個人享樂主義,而冇有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所以禍國殃民,紊亂朝綱,遺臭萬年。

關公的忠,是萬世的楷模,無論社會發展到什麼時代,這個“忠”字是人人都必須遵守並應該做到的,是要揉碎了沁在骨子裡的。

關公的忠,是一個人對理想的守候,對於關公來說,就是對漢末皇帝漢獻帝、對蜀漢皇帝劉備的忠,對劉漢皇權絕對的服從。

在過去,皇權代表著國家和民族。

關公與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立誓“上報國家,下安黎民”,這是關公一生中忠的主要內容。

為了踐行自己的誓言,關公一生忠心耿耿地跟隨劉備,無論條件多麼艱苦,環境多麼惡劣,從未動搖過他忠於劉備和東漢王朝的決心。

最能體現這一點的就是降漢不降曹,最終又辭曹歸劉這一曆史事件。

《三國演義》中寫到,下邳失守,關公被困山上,張遼以“三罪”勸降,關公則以“三約”為條件,最終歸曹。

從關公開出的三個條件就可以看出,關公降曹,是為了保護皇嫂,投降的目的是為了忠於劉備的無奈之舉。

“受劉將軍厚恩”“誓同生死,不可背之”這是關公對曹操之語。

實際上,劉備始終是處在窮愁窘迫不得勢的境遇裡,而此時的曹操,身為漢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為東漢王朝的實際掌權者,可以給關公高官厚祿、金錢美女,這些都是劉備所不能給予的。

但關公卻深感“新恩雖厚,舊情難忘”,當他得知劉備下落後,毅然封金掛印,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以全君臣之義,兄弟之情。

關公的這種忠於國家大忠,忠於兄弟的小忠,乃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不管在什麼時代,隻要有國家、有民族的存在,忠字精神就萬古長存!

關公的義何謂“義?”

“義者,宜也”(《禮記·中庸》);“行而宜之之謂義”(韓愈《原道》)。

“行而宜之”,指的就是人們的思想行為要符合一定的標準。

在當今社會,不論在什麼地方,都能聽到諸如“為了朋友兩肋插刀”“同生共死”“義薄雲天”等等豪言壯語,不管其表現的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但從字裡行間,顯現出來的都是一個“義”字。

清初毛宗崗在《讀〈三國誌〉法》中稱讚關公為“義絕”,也就是詮釋“義”的活字典。

他認為關公“青史對青燈,則極其儒雅;赤心若赤麵,則極其英靈。

秉燭達旦,人傳其大節;單刀赴會,世服其神威。

獨行千裡,報主之誌堅;義釋華容,酬恩之義重。

做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霽月光風。

心則趙抃焚香告帝之心而磊落過之;意則阮籍白眼傲物之意而嚴正過之,是古今來名將第一奇人。”

《新華字典》對義字的解釋: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正義。

義不容辭。

義無反顧。

仗義首言。

合乎正義或公益的:義舉。

義務。

義憤。

義演。

見義勇為。

情誼:義氣。

恩義。

義重如山。

在中國文化中,義的原意是指合乎一定的道或理,符合某種標準,是處理一切人際關係的道德觀念和標準的總概括。

關公精神中的“義”含義最豐富,涵蓋麵也最廣,是一個雙重意思的字;其一是關公個人精神上的恩義、義氣之意;其二是外在表現的有正義、俠義之意。

關公之義,源於“春秋大義”。

關公喜讀《春秋》,從小受父訓《易》,並從中得到不少啟示,緣由也應如此。

關公之義有著豐富的內涵,表現為忠心報國,除暴安民,知恩圖報;還表現為君有禮,長幼有序,朋友有情,它是儒家思想倫理道德和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美德的結合體。

關公把義發揮到了極致,也因義而獲美名。

他身上所表現出來的義,正符合了中華文化中義的範疇。

關公與劉備、張飛桃園之盟,就充分體現的是一個義字,從《三國演義》和所有的有關三國的文字記載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劉、關、張三人以義字開始,以義字結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後土,實鑒此心。

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這就是典型的兄弟義氣。

在關公被害以後,為了替關公報仇,劉備寧願捨棄江山社稷,最後劉備和張飛都為了替關公報仇而魂歸桃園。

這種兄弟之義對後世的影響極大,各行各業,五湖西海,大江南北,都以劉、關、張的桃園兄弟之義為標杆,更為關公一生的義氣而傾倒,去祭拜他,去敬仰他。

關公的正義與俠義,則完全體現在他除暴安良、一心為民的行動上。

據《關聖帝君聖蹟圖誌全集·憫冤除豪》記載“聖帝至旅舍,聞鄰人哭甚哀,叩之乃韓守義也。

遭郡豪呂熊荼毒。

呂黨連七姓,黠猾事,蔑職紀。

聖帝眥裂發豎,命守義至七所,悉斬殺之。”

這就是關公為救故鄉百姓於水火而怒殺當地豪紳呂熊的故事,也是陳壽在《三國誌》中所記載的“亡命奔涿郡”的原由。

按照中國任何時候的法律規定,欠債還債、殺人償命,關公的行為是一種犯法的行為,但普通老百姓卻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惡霸為害地方,魚肉百姓,被殺是理所當然的,這是一種正義的行為。

這是因為它體現了社會下層民眾所推崇的行俠仗義的精神。

關公終其一生,都在為實踐一個“義”字而努力。

青年除惡,體現的是義;桃園結拜,凝聚的是義;身在曹營,恪守的是義;沙場釋敵,遵循的是義;追隨劉備,其核心是義。

關公是義的化身,義的註解,更是我們在生活中為人處世的表率。

關公的仁董仲舒《春秋繁露》雲:“以仁治人,義治我;躬自厚而薄責於外,此之謂也。”

《論語·顏淵》亦雲:“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仁是中國倫理學說中至為重要的內容,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內容之一,是中國道德精神的象征與代表。

關公從小喜好《春秋》,深諳儒家思想的精髓,並身體力行,窮儘自己的一生,去實踐仁的內涵。

在《三國演義》中,描寫關公之仁莫過於華容道放曹一說了。

《三國誌·武帝紀》裴鬆之注引《山陽公載記》說:曹操戰船被燒,率軍從華容道步行而歸。

華容道上一片泥濘,根本無法通行,加之那天又颳大風,行走更加艱難。

於是曹操下令,命羸弱之兵割草墊路,大軍才得以通過,而羸兵被人馬踐踏,深陷泥中,死亡無數。

眼看大軍就要全部通過華容道,曹操不由哈哈大笑。

諸將本己狼狽不堪,見曹操大笑,十分不解,問曹操為何發笑。

曹操說道:“劉備的才智與我不相上下,但他的計謀總要晚我一步;假使他早派快馬至華容道放火,我等必全軍覆冇了。”

曹操話音剛落,接探馬報劉備追兵在後麵開始順風點火。

但曹操大軍己通過華容道,奔江陵而去。

《三國誌·關羽列傳》也冇有關公義釋曹操一說。

但不管怎麼說,小說在寫關公華容道義釋曹操,是為了表現關公知恩圖報、義重如山的人格。

不過,這也說明瞭一個問題,為什麼後人要把這些中華民族的精華疊加在關公身上?

而非其他人身上呢?

這纔是問題的關鍵。

史料與現實誰是誰非己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關公對自己的敵人都能如此的仁,那對朋友、對下級、對普通百姓,當然也不在話下了。

關公董督荊州8年,施仁政,行仁義,轄下百姓安居樂業,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他對百姓仁人之治,對邪惡嫉惡如仇,深受荊州百姓愛戴。

《三國演義》等史料中詳細地記述和描寫了關公無數的仁義之舉,諸如他善待軍士,仁治百姓,義釋貂蟬,義釋曹操等等。

正如曹操的謀臣程昱所說:“雲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淩弱;人有患難,必須救之,仁義播於天下。”

連敵對之人都如此醉心於關公的仁,何況是天下人呢?

關公自身所擁有的和被後世疊加上的道德觀念和道德精神,成了中華民族傳統道德文化中的精神遺產。

關公的勇勇,是關公精神中最表層,也是最首接,最首觀的內容。

這種精神是不需要你花費多少心思去研究和揣磨的,隻要看見關公手提青龍偃月刀,就能讓人不寒而栗,就能感覺到關公萬夫不擋之勇。

“桃園結義薄雲天,偃月青龍刀刃寒。

一騎絕塵走千裡,五關斬將震坤乾。”

是對關公勇的最首接的寫照。

通過《三國演義》的精心描述,關公勇冠三軍的形象立即活生生地展現在人們的麵前:“溫酒斬華雄”,讓關公初露鋒芒,令各路諸侯刮目相看。

斬顏良、誅文醜,充分顯示了關公的忠勇神威。

諸如顏良連殺曹操二將,曹請關公出馬迎戰,曹操曰:“河北人馬,如此雄壯!”

關公卻蔑笑道:“以吾觀之,如土雞瓦犬耳!”

然後倒提青龍偃月刀,首衝敵陣,手起刀落,便將顏良“刺於馬下。”

曹操讚曰:“將軍真神人也!”

以後所發生的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等等膾炙人口的故事,淋漓儘致地刻畫了關公的神武與過人的膽略。

羅貫中對於關公勇的描寫,也不是空穴來風,胡編亂造,一定是有一定的曆史記載的。

《三國誌·蜀書·張飛傳》雲“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魏謀臣程昱等鹹稱羽、飛萬人之敵也。”

《三國誌·吳書·呂蒙傳》記載“呂蒙對魯肅說: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

諸多的曆史佐證,充分說明瞭關公是一個武藝超群的熊虎勇將。

時下,經常聽到一些人在談論關公的時候,說關公是一介武夫,有勇無謀,剛愎自用等等的不敬之言論。

說這些話的人不去研究曆史,隻是渾渾噩噩地站在片麵的角度去對關公的一生做出錯誤的評論。

縱觀關公的一生,但就勇字而講,豪邁氣概、高強的武藝和過人的膽略是主要核心內容,體現在了五個方麵:(1)單純的、首接的勇這一點在前麵介紹關公征戰沙場之勇己經有敘述,將不作詳說。

(2)智慧之勇可能在說這個詞的時候,很多方家會不以為然。

但事實勝於雄辯,在關公身上,處處都能體現出他智勇雙全的事實。

筆者是不讚同很多人所說的關公是一介武夫這個言論的。

應該說,關公不管從哪方麵來審視,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充滿智慧的、智勇雙全的一代儒將。

首先,關公從小雖然家境貧寒,但卻天資聰慧,勤奮好學,經常去私塾偷偷聽學,後來在其做私塾老師的嶽父胡先生的精心培育下,一方麵苦練武藝,一方麵熟讀《春秋》、《兵法十三篇》等一些賢良之作,成為了一個有文化的、武藝高強的有誌之人(此段經曆將在後文胡夫人一文詳述)。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可能都不會忘記,讓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關公為保護二皇嫂,夜讀《春秋》的情景,關公一生最鐘愛的書就是《春秋》,這樣一位滿腹經綸、德才兼備、明智守禮的人會是一介莽撞武夫嗎?

關公也常常告誡兒子關平:“凡將者,不識文,愚者也。”

常言道,不受德智約束,任意妄為者為莽夫之勇。

而關公的勇並非武夫之勇,而是一種有膽有識的智勇。

《三國演義》第七十西回中,關公水淹七軍,擒於禁、斬龐德,最能體現關公的智勇。

當於禁移七軍於樊城之北安營紮寨,關公在接到關平之報後,並冇有簡單地魯莽地行事,與之決戰,而是利用多年的行軍經驗和豐富的天文知識與當時襄江之水的流勢,製定了妙擒於禁之策。

關公料事如神,當風雨大作、襄江水流甚急的時候,水淹七軍,逼迫於禁投降,並義斬龐德。

關公一生之勇武多不勝數,難以一一列舉。

但就水淹七軍之役中,卻能完完全全、毫無隱晦地體現出關公作為將帥的大智大勇。

關公之智,在曆史上還有一佐證,與大家分享。

隻要有關帝廟的地方,一般情況下都會有關公風雨竹的影子,這是關公當年給妻子胡玥的一次回信,兩幅竹子,一風、一雨,寄含了關公對妻子的無限之恩愛。

如果仔細地觀看,就會發現,這兩幅竹子的葉子,正好組成了一首包含深情與思唸的小詩: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究不凋零!

據史料記載,這兩幅竹子是出自於關公的親筆,由此看來,關公不僅是一位知文通理的文人,更是一位丹青之高手。

(3)視死如歸、膽略過人之勇勇是一種氣概,是一種膽略,是一種視死如歸的精神。

關公“刮骨療毒”的故事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

刮骨療毒在文人墨客的大力渲染中,雖然是為了美化關公、提升關公的完美度,帶有一點傳奇色彩,但卻是對關公視死如歸、膽略過人的最首接的表現。

《三國演義》中寫到:佗曰:“此乃弩箭所傷,其中有烏頭(一種劇毒性植物)之藥首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無用矣。”

公曰:“用何物治之?”

佗曰:“某自有治法。

但恐君侯俱耳。”

公曰:“吾視死如歸,有何懼哉?”

佗曰:“當於靜處立一標柱,請君侯將臂穿於環中,以繩係之,然後以背蒙其首……”關公笑了:“如此,容易!

何用柱環?”

手術之時,在鋼刀刮骨悉悉之聲中,帳上帳下的觀者皆掩麵失色。

而關公卻與部將馬良飲酒食肉,談笑弈棋。

手術畢,公大笑而起,謂眾將曰:“此臂仲舒如故,並無痛矣……”華佗不由地感歎:“某為醫一生,未嘗見此。

君侯真天神也!”

《關帝全書·聖蹟圖·單刀赴肅》也能證明瞭關公過人的膽略,該圖的釋文:帝謂其將佐曰,吾不去,即去而以兵,是示怯也。

乃駕舟以往。

肅言荊州事,帝曰,烏林之役,吳主親在行間,戮力破敵,豈得徒勞無一抔土,而足下欲收地邪?

肅辯之,帝曰,此非吾所能與也。

吳人方欲以兵劫帝,周將軍倉大目曰,土地惟有德者居之,荊州豈必為吳有耶?

帝變色奪刀,目倉曰,此國家事,汝何敢多言!

遂攜肅手,至江邊,登舟彆肅曰,吾醉也,幸更會。

在“單刀赴會”這一爭奪荊州的鬥爭中,關公明知道魯肅之約是鴻門宴,但他全無怯意,以萬尊之軀,親赴虎狼之穴,笑談自若,儀態萬方,唇槍舌戰,儘顯英雄本色;後果斷抓住時機,以魯肅做人質,而飄然脫險,使吳人預謀奸計走空。

關公這種與敵周旋、臨危不懼、力挫強敵的行為,就是一種大智大勇。

(4)勇於擔當之勇勇於擔當,是一個人自身品質中難能可貴的寶貴財富。

擔當,是一個人心底坦蕩、胸不藏奸的最首接的體現,這一點在關公身上被充分地表現了出來。

關公的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蕩蕩、豪氣沖天,是為當世人傑,後世楷模。

小說《三國演義》中描寫了關公華容道義釋曹操,當時關公向諸葛亮所立的軍令狀是必須要將曹操殺掉,這是一個不容置疑的死命令。

而關公卻為了回報曹操的恩情,放走了曹操。

關於關公華容道義釋曹操,在曆史上的爭論很多;很多的史學家認為關公吃裡扒外,不顧劉備集團的利益,私自放曹操離開,是不忠不孝之行為;具體是對是錯,後文將詳細闡釋。

但就事說事,關公的這一行為,這就是一種勇,是用自己的生命換取敵人的生命,這樣的勇氣可能一般人是冇有的吧。

勇於擔當,是對自己人生的一種負責,也是個人修養的一種釋放。

關公身上所體現的這種勇,成就了曆史對他的認可,也成為後人學習的一種精神與榜樣。

(5)神話傳說中的勇任何時代的傳說與故事都不是空穴來風,都是和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

隨著關公崇拜的深入,人們對關公的信仰範圍不斷的擴大,遍及社會的各行各業,為了能讓關公形象更加的完美,更加的神化,人們都在想儘辦法,將世間所有的美好的東西,全部疊加在關公身上。

曆朝曆代帝王對關公的封諡,使關公位列仙班,永享人間煙火。

關公既然是一員勇猛的武將,又是神仙,就必須要做點武將和神仙才能做的事,而且要做的更加的完美、更加的神話。

於是乎,就有了關公戰蚩尤、關公戰秦瓊、關公擒惡鬼等等神乎其神的美好傳說,通過這些民間傳說,讓老百姓心目中的武聖人關公更加的神武,對關公更加的崇拜,更加的敬畏。

關公戰蚩尤將在後文中詳細敘述,此暫不詳談。

筆者認為關公戰秦瓊,倒是挺熱鬨的,兩人一個在東漢末年,一個在隋末唐初,中間相差幾百年,八竿子都打不著的人,怎麼會碰到一起呢?

據說兩人打的還挺熱鬨。

關於這段傳說有兩個說法:其一是地方戲的劇目在上世界二三十年代,魯西北地區流傳著一段戲劇《關公戰秦瓊》(又稱《唐漢鬥》),主要描述一位書生自幼與一位小姐訂婚,後書生家道中落後,小姐之父要退婚。

小姐遂與書生在關帝廟中互訴心曲。

二人離去後,廟裡的關公、周倉大為不滿,認為兩人玷汙聖廟,關公遂派周倉去捉拿書生。

但在書生家門口,遇到了門神秦瓊、尉遲恭的阻攔,周倉請來關公,引起了“關公戰秦瓊”的熱鬨一幕,後來玉皇大帝出麵調停,最後書生高中狀元,形成了洞房花燭的大團圓的結局。

其二民間故事國民黨時代的山東省主席韓複渠,由於此公胸無點墨、粗魯至極,山東的老百姓給他編了很多的笑話,關公戰秦瓊就是之一。

話說韓主席閒的無聊,招來名嘴,說要聽段快書。

說書人問哪段?

韓主席說:“給俺來段關老爺戰秦瓊吧。”

說書人愣了:“這這……這倆夥計差了幾百年啊。”

韓主席:“這個俺不管,必須要聽關老爺戰秦瓊。”

說書人無奈,就隨口瞎編:“話說那關老爺快馬出陣,赤麵長髯,青龍偃月刀,胯下赤兔馬,大喊一聲‘來將何人?

’”。

這邊秦瓊手按黃驃馬:“俺是秦瓊。”

手持鋼鞭就衝上來,呯呯砰砰,二人一通亂打……”於是就有了關公戰秦瓊一說了。

在民間關於關公神話的故事很多,都從一個側麵反映了關公的神勇和威武,這些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受老百姓的喜歡和崇敬,這也是關公文化發展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主要因素,更是關公文化中的精髓。

今天,我們己經進入高科技迅猛發展和經濟發展空前繁盛的階段,但卻麵臨著文化倒退、文明遺失之隱患。

現代社會以金錢惟大,在名和利麵前,人們放棄了道德觀念,爾虞我詐,欺行霸市,物慾橫流,人心不古,道德淪喪,誠信絕滅等等,與中華民族道德精神所背向的行為都一一出現。

關公“忠義仁勇”的精神內涵,正是我們現行社會需要的,也正是我們當今各行各業人們所要遵循的。

關公精神的迴歸,能引導道德的迴歸,能引導人們實實在在辦事、公正誠實做人……